2009年9月17日

【布袋戲文學】那一日,子願

那一日,子願



那一日,青年見到父親所流下的淚

淚?那從父親眼裡流洩出來的液體是淚嗎?青年想著,他一直認為父親是不會落淚的,因為在青年的記憶裡,父親似乎從未流淚過。



父親是個偉人,是個賢者,也是名英雄。

當早逝的母親還能唱著一遍又一遍的小調,哄他入睡時,常這麼說著;當大圓覺老和尚還能說法講佛的時侯,常這般念著。父親是個很偉大的人,即使入了江湖,闖進武林,有了自已的身分、地位、權勢之後,周遭的人仍舊念著父親的名字,說道同樣的話語

有個偉大的父親又如何?自已並不是父親

青年是怨的,他不喜歡別人在自已身上尋著父親的影子,也不喜歡做那些所謂子代父職的工作,更不喜歡旁人以要求父親的標潗要求自已,討厭因自已做錯了事而責怪父親的人,也討厭其他人利用他來威脅父親。青年不希望成為父親的替代,也不希望成為父親的阻礙、弱點。

然而,讓青年最不滿的,是父親會因為他所遭遇的小事而產生愧疚,每一次看著父親既愧疚又擔憂的神情,聽著父親的歉語,青年對父親的恨就少了點,對自已的怨就多了點

「對不起,為父讓你受苦了」父親常這般地說著,但青年卻不如此覺得。

青年不認為自已受過苦。

苦?或許與他人相比是苦,但就算所受的再怎般苦,也絕對抵不上父親所受的千萬裡的一份。父親的身上,哪寸肌膚沒有傷過,損過?哪塊骨頭沒有斷過,裂過?就連全身的筋脈,也都曾四分五裂過。

與自已所遇上的小災小難相比,自已所承得,根本稱不上苦。曾經,青年想這般的回話,但這話始終沒說出口。

因為青年明白,父親根本不在意他本身所承的皮肉之痛,對父親而言,至親至友的背叛,不信任和死訊,才是一把把傷得他遍帖鱗傷的利刃,而自已,也是那其中的一把

「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」總有人喜歡以這句話來免人吃苦耐勞,但青年寧願自已的父親,不是所謂的人上人,不是人所瞻仰的正道支柱,也不是人所敬重的神人,不用擔下非人能擔的重責,承下人所不承之苦。

青年,希望父親能快快樂樂的過活,不用再為武林事煩憂。

但,那是多麼困難的事情

青年明白,非常清楚的明白

他既無法使父親遠離紅塵,也無法使旁人不再依靠父親,武林還要父親支著,不管這對父親而言是好是壞

所以,他開始學醫,習武,希望有那一天能幫上父親的忙。至少,也別父親增些麻煩

但,願終究只是個願

即使不在武林道上行走,青年也終究逃不過有心人士的追殺,就在個殺意濃厚的秋日,青年墜了地,沉睡

青年不知道他睡了多久,只知道是很久的時間,久到父親又擺平了好幾個勢力,久到魔界之主,來來回回的換了好幾趟,久到武林道上又好幾個生死起落

不過,那些對青年而言,都不是件重要的事

在那清醒的瞬間,青年見得父親的淚滑落,又急忙擦拭,像是不願讓青年發現般

但是,青年卻實是看見了。那時,青年才明白,父親並非無淚,而是藏得太好了,讓人不知道他哭過,讓人不知道他曾失了情緒,讓人覺得他的無情

穩定的情緒,隱而不現的心思,向來是在武林行走的條件,尤其是用計謀之人

所以,父親不哭,在眾人的面前;所以,父親不激動,在眾人的面前;所以,父親杜絕了所有的情緒,在眾人的面前,只為了…那原本不該是他的,卻一肩承起的事--武林和平

於是,青年立了個願

一個有關父親的願

他願:不再使父親為自已,落下任何一滴淚;願自已能除去父親所有的淚源;願父親能夠注意自已的安危;他願父親……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