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5月27日

觀戲簡筆:尋仇記(刀劍春秋)

尋仇記(刀劍春秋)

貫連本部的劇情。




這則故事的主角,叫做雲滄海。
相信不少看戲民眾表示,就是那個自作死也真得死的臭小孩?
咱基本上也不喜歡這個小朋友,但是,考量到他的人生故事,又覺得,好吧,你會這麼做,也沒啥好意外的。

雲滄海,本名,不知道。
想當年他明明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在西域知名世家.雨鐘三千樓,為樓主疏雨孟嘗的兒子,有著前人打下來的江山,想未來應該是一片光明燦爛,只要他不將自家給敗光就沒啥問題。但是,這個浪漫的前景,卻因為江山快手大破雨鐘三千樓而破滅。

雖然他小時候應該是不知道這件事。

後來,幸運地成為世交叔伯家,十方銅雀台,十方孤凜的義子。這位伯伯,雖然有三名兒子,但都已經死光了,又對他視如己出,想未來可以繼承這個事業。不過,很不幸的,就在他方方二十歲時,十方銅雀台被老部下北海無冰給破了,連義父也被他所殺。

滿心的仇恨無人可說,在深陷仇海而不可自拔時,人生中出現了另一道光,風雪一路禪,這位禪師巧妙地讓他的心境得到一絲平靜;可是,禪師不願意收他為徒,反而是將他帶入佛鄉,交給了一名嚴格的佛者,矩業烽曇。

從此,他的仇恨,再也無處可去,積留在內心發臭發爛,當遇到仇人時便一發不可收拾。

就在他即將如願以償時,卻發現,這其中另有黑幕。
他已故的義父,竟然是一切的真兇,北海無冰只是為他真正的父親復仇而已。
因此,所有恨火的去向都潮著江山快手衝去。
然後撞死在浪潮之上。

原本故事在這裡就該結束了,但問題便出在雲滄海的老師,矩業烽曇身上。
矩業烽曇無視於屬下的報告,強行指控綺羅生惡意殺人。

葦:葦江度護命不周,請審座降罪,我們前往玉陽江畔,意外遇見各路高手,圍殺形態已臻癲狂的綺羅生
矩:不用再說
爾:審座請息怒
矩:綺羅生曾殺害雲滄海至親,據聞更有江山劊子手之稱,而今又殺害雲滄海,證幟其殺戮之心難抑,此等泯滅人性之徒,將成蒼生之禍
葦:審座想馬上針對綺羅生
矩:綺羅生恃武凌弱,存心殺害吾佛鄉之人,罪無可赦,現在先將雲滄海厚葬,你們再隨吾前往玉陽江畔,吾要親自制裁綺羅生
爾:審座(搖頭)

做為一名審判長,這是個非常不合格的行為。
這叫做未審先判,明明證人就告訴你綺羅生那時候正在被圍攻,戰場之上,刀劍無情,只想著能保命就好,這時有個傢伙從旁邊衝了出來喊打喊殺的,就算那時候綺羅生沒有因毒而喪失聽力與視力,不小心將人砍死也還算是正常。
頂多就是判個過失殺人。

怎麼一下子就變成刻意謀殺佛鄉之人了?
明明就是你家的人想將人打死,才被反殺的!

但其實矩業烽曇的心態也很好理解。
想當年雲滄海可是由他知心好友相託,好不容易與分別多年的友人再相逢,再度受到他的請託,也下定了要開導人家的決心;認為這回雲滄海出門,跟先前幾次也不會有所差異,大概就是戰敗而回,而未多加留心。他自有更重要之事要處理,僅是讓葦江渡前去關心。

禪:當年將他託付於你,便無須吾掛心了
矩:吾不明白,他既然敬重你,為何你不收他為徒
禪:吾本山水之人,於當時滿心仇恨的他,自是無法定心相隨,何況拜師收徒,本非吾之所願,將他交予汝,以戒為律,以佛為規,導引放下仇恨,才是最好的選擇

這心中的愧疚憤恨之情已經壓過他的理智。
誠如綺羅生所說,就算明瞭道理,但看到慘況,情緒還是會凌駕一切理智。
由其矩業烽曇又以「怒」為名,他的情緒自然是更為地強烈。這樣的矩業烽曇聯合他在江湖中的舊識,聯手以不光彩的手段攻擊綺羅生,以佛門的角度簡直是不可思議。更不可思議的是,這件事情,是在他與意琦行談好條件後才進行的。

意:意琦行為仇如何能消?
矩:只要你能應春秋劍宿命,消滅帝禍邪九世,吾就成全你

他想用這件事情,一舉殺除意琦行與綺羅生。
是否能敗邪九世,或許根本只佔了其中的一小點;雖然他名義上是為民除害,但其實只是為一己之私。
這種將自己放在公眾利益前的心態,在他與血傀師以鬼瞳交易春秋劍時就看得出來。

矩:只要此劍在手,吾便無所畏懼,這就是吾之答案,那你呢?鬼瞳禍世,你要之何用?
血:既然春秋在手你的無懼於任何事,你之遲疑便是多餘了,但要將劍贈你,只怕吾命不保

明明就知道鬼瞳禍世,卻只考慮到自己無所畏懼。
這到底是在搞啥鬼?
看了咱都懷疑佛鄉是不是沒人才,才會讓這傢伙當上審座。
雖然從凡七夜與霎無樓還有三相修羅的行為看來,咱覺得是真地沒人才。(喂)

其實,
矩業烽曇的行為非常地人性。
畢竟總得先保住自己,才能保住他人。但看看同時在劇上跑的一頁書與佛劍分說,真心覺得他的格局小得沒話說。
若他並不是佛鄉代表,而是一般的綠林好漢,武林俠客,這樣的行為大概也不會引起啥爭議,偏偏他就是站在這個理論上該要無私,奉獻,一心一意為護蒼生的位置上。

綺:矩業烽曇你欺騙意琦行
矩:面對邪惡之輩,矩業烽曇不會拘泥行事

甚至還合理化自己的行為。
你要真對邪惡之輩不寬容,做啥跟血傀師合作,又做啥交出鬼瞳?還跟濫殺刀客與鑄刀師的葬刀會合作,羞不羞恥啊你?(指)
還是因為他們沒殺到佛鄉的人,所以都不用管?

當然他這個行為,也是受到部下們的疑惑。
於是就講了一個當年他跟痕江月的往事,他一直在懊悔當年顧念兄弟之情而沒有對這傢伙痛下殺手(?),然後,他那兩名腦殘粉的手下就感動的淚眼汪汪,覺得就算行事低劣,只要能達成目的就行了。

咱真心覺得你們要不要退出佛門再來做這種事?(眼神死)

矩:痕江月,是你打著烈武壇的名號,強取方家絕學,九龍神指指譜,更流入黑市交易
痕:不足一哂的武學能得到更高的評價,有何埋怨?
矩:方家是綠林盟友,你怎可擅動?就是因為你,讓吾誤判方家有意聯合其它的勢力反撲,才對他們下了重懲,你要吾怎樣對他們交待
痕:綠林諸勢力,不也是用各自的手段實行自己所認為的正義嗎,審罪閻羅你何必自欺欺人
矩:住口,先前你參與毒品交易的案件未清,還敢矯言以辯,不知悔改,更再犯綠林公約,吾不能饒你
痕:不殺吾,是因為吾做得不夠嗎?
矩:烈武壇宗旨,不殺兄弟,你走吧,從今以後你不再是烈武壇的一員
痕:哼,你將後悔今日的決定

相比於這個矩業烽曇,同樣是對雲滄海抱有著道義與愧疚的北海無冰,思考模式就冷靜許多,至少他還會想找出個真相,再來決定該怎麼做。
但話又說回來了,想當年北海無冰都可以將事情調查了罪證確鑿了才處理,矩業烽曇卻是先動作再調查,本來程度上就不一樣。

好啦,後來這個讓咱懷疑佛鄉素質的傢伙,就因為他的疑心病發,「春秋我是非取不可,至於意琦行,留之終是威脅,不如(os)」,想要趁意琦行奄奄一息之際順手解決掉時,被感受到殺氣的意琦行給掛了。


基本上就是這樣。

被反殺,在霹靂中不是啥新鮮事。
但壞就壞在這老兄內心os那麼糟糕,嘴巴上卻是說「先將之扶起吧!」
讓他的腦殘粉當下腦中一片空白,內心只剩下我家的審座好可憐,好無辜,好不幸,什麼的。
你也不看看那時意琦行是啥狀況?
要接近一名高手中的高手,本來就不是什麼容易的事。想當年的窮八極,在那種極限狀態還可以毅立不搖,甚至是在死後仍對其它檯面上的高手有威嚇效果。
退一百步來說,就算矩業烽曇真心沒有殺意,你至少也得考量下犯人在犯案當下是否有足夠的判斷能力。乃們都與杜宇山莊(精神病院)有合作了,別說連這基本的概念都沒有。

後來呢,凡七夜與霎無樓便帶著葦江渡與爾善多殺去了定禪天。
定禪天是啥地方?
是佛教知名醫院,由德高望眾的淨琉璃菩薩所主持,是武林中與正道人士相關知名俠客會求助的地點。在那種地方逞兇殺人……,還潛入廂房想要偷襲傷患。(捂額)
你們到底懂不懂尊重這兩個字是怎麼寫的?

後來被葦江渡兩人被意琦行重創,咱心中也只剩下你活該三個字。

佛鄉四人行是跟葬刀會與西疆一路。
因為他們的行為,讓淨琉璃菩薩中了西疆劇毒,就算不是他們下的,好歹看在同道份上前去慰問,但是並沒有。不是咱要說,參了佛,念了經,卻沒修心,那個空門也是白遁,你們還是早早退出比較實際。

把這些爛到不知道該怎麼說的佛鄉之人扔到一邊去。
回來看另一群真正的武林人士.烈武壇。
烈武壇的本身並不是啥不講理的組織,他們雖然兄弟情深,但總歸還是有道德良心,知道什麼事情比較重要。
但壞就壞在他們曾經的團員.痕江月。
明明這傢伙原本也想殺死矩業烽曇,卻因為被意琦行截足先登而懷恨在心,又因為老闆.盛華年交付要掛掉綺羅生,便將兩件事情一起辦。
說服眾人,掛掉想救意琦行的綺羅生來報仇。
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吃這一套說法。


從上述這個簡圖,咱們就知道一件事。
凡是堂堂正正跟人約戰的傢伙,都不是被敵人殺死,而是被痕江月給搞掛,除了命超硬的一路禪。真是個教人做事要光明正大又老實的好設計(拇指)。

還有一位,基本上沒參與的做寇才子,就先丟到一邊去。


基本上是這樣子的。
咱其實不反對他們報復,畢竟他們是在江湖中打滾的人。
但這種不擇手段的方法實在是非常地掉價。(遠目)
會用這種手法的,本質上應該是認為憑自身實力無法達成目的,但有報仇心切,所以才不惜取用有損名聲的行為。乃們是沒聽過君子報仇三年不晚的嗎?
好吧,可能真的沒有。

但就算沒聽過,至少也風險呯估下,若報仇失敗,或是意琦行痊癒後會面臨啥狀況嘛!

咳。

圍殺綺羅生之局,設得非常兇殘。
利用雲戟傷藥放在藏雲秘洞之中的傳聞(咱原本真以為是捏造出來的,沒想到是真的),讓綺羅生前來烈武壇取雲戟。此時,西疆之人已經在雲戟上下了劇毒,讓綺羅生一碰到就染毒。
這時,葬刀會與天佛原鄉人出現聯手圍攻,逼得他放血去毒。
原本霎無樓兩人是不太想跟葬刀會一同攻擊的,但是,葦江渡仇恨攻心,立刻跳入戰圈,就這麼乾淨利落地歸西了。而叕漢老大也在這一場渾戰之中身亡。

逃離烈武壇的綺羅生躲在一個山洞之中,以獸花術祛毒自救,施作到一半,痕江月帶人殺出,卻發現他被層層箭網包圍,任何有殺氣之人都無法靠近綺羅生。
救他之人,正是烈武壇的星狼弓。
他的箭術,讓痕江月憤恨而去。

星狼弓,你會後悔今日的決定!

雖然綺羅生身受重傷,但為了意琦行他並沒有好好地將傷養好,而是去找了迷眼乾闥,因為他身上的雷霆異力可以助他武力大增,才能拾起雲戟。不過,這其實風險很高,雷電雖然提升功力,但在能力散去之後,人不死也半殘。不過,為了意琦行的生機,綺羅生毅無反顧,只見他獸花散盡,全身朱紅,身上充滿電力。

「如果用我的命,能換回兄弟的生命,這一切都值得。」

看到此景,出謀略的血傀師也不經感動。

「人生在世,能得幾個獲出性命亦在所不辭的朋友?意琦行有綺羅生為友,是他畢生之幸。」

感動了本部最大的反派,卻沒有感動其它的小兵。
在葬刀會與烈武壇之人的圍攻之下,綺羅生滿身鮮血地來到北疆,開啟秘洞,順利地取得戟譜與傷藥。同時,也被痕江月等人圍攻。

在意識茫然之中,回憶到意琦行的問題,如果只能活一天,你會怎麼過?

「如果只能活一天,吾也會在血未流盡之前,為兄弟再延百歲。」

將痕江月手中的神銳狠狠刺入自身,以拉近雙方的距離,將豔刀架在他的脖子之上,令眾人退開。而這番的奮戰,看在推動這一切的人的眼中,只是更燃起他的怒火。

葬刀會的聖主:盛華年。

想當年,盛華年對於世交好友的成就心懷嫉恨,暗藏併吞之心。藉著外族來襲的名義,讓對方主將被派去沙場,而自己則是設計,讓綺羅生飲酒中毒心性發狂屠殺雨鐘三千樓八百人,綺羅生發現中計之時已經來不及了,便又轉向殺往十方銅雀,但十方孤凜已經佈下層層重兵與西疆之毒,傷重的綺羅生最後逃向九代師住處疏月塢,接受她的治療。
未料,竟被對方的丈夫緝仲誤會老婆外遇,憤而抱走了緝天涯回中陰界。
九代師則開始被葬刀會追殺。(殺了這麼多年都殺不死,這是啥樣的程度?)

咳,扯遠了。

在他的心中,江山快手合該就是名用過即可丟棄的棄子,但這棄子竟然沒有照著他原本的設定,揹負一切罪孽地死去。反而是殺害了他三名孩子,仍自在地活在世上。


他心頭的恨是難以言喻的。
他一方面明白自己才是始作傭者,卻不願意承擔他計劃中變數裡的責任。
於是,他不斷地對他的合作對像,西疆情緒勒索,也不斷想方設法將一切導回他預期的狀況,即便,事過境遷,很多事情已經無法再挽回。

他在憤恨之中,忽視了他多年部屬痕江月的安危,只為了確定殺死綺羅生。

甚至是在綺羅生葬禮之後,仍執著地要去毀屍,讓他徹底無法復生。(當然,事實證明,他的顧慮是對的。)

綺羅生之死,並沒有了結這段仇恨。
所有人在激情過後,才驚覺到,在綺羅生的背後有一名比來得更加可怕的人,意琦行。
意琦行早早在此事之前就放話過了:

「傷害吾之兄弟,會讓我失去理智。」
「意琦行理智一失,死屍成山,血流飄杵。」

在送別綺羅生之後,意琦行先去問了當代的萬事通(不會勸他的),血傀師,血傀師告知狀況,並刻意地將矛頭指向佛鄉。

正常人看到一名殺氣滿身的傢伙,通常都會避其鋒,但佛鄉之人可能偵測雷達都有問題,看到怒氣衝天的意琦行,竟然不是先逃了再說,而是直接跟人嗆聲。(=□=")

霎:綺羅生已死,雲滄海之仇也算了結。是你意琦行,正好,矩業烽曇一事,也該有所解決。自廢武功,退出武林,天佛原鄉不再為難,不從者,恕吾兩人得罪
意:七步之內能離開吾之視線,意琦行留你全屍
霎:執迷不悟的猖狂之徒

乃們到底是哪來的自信,認為靠你們兩位就可以制服憤恨的獅子?
不過,這個年代的佛鄉人才,基本上不作死不快樂,出了事才在想怎麼辦,是經書讀多了腦子都傻了嗎?(遠目)

就這樣,霎無樓當場死亡,繼續嗆聲的凡七夜則是被斷了兩臂,被人送回了佛鄉。
嚇得新上任的慧座,趕忙向天踦爵求助。
不過最後還是硬著頭皮,為佛鄉爭得半個月的緩刑期。

另一方,烈武壇也派了代表.星狼弓前來講和。

星:星狼弓代表烈武壇而來,便是希望與意琦行化消仇恨,雙方能有和平相處的機會
意:烈武壇者,自廢武功,性命可留

雙方約戰驚風原。
打到一半,謗春秋夫妻黨眼見星狼弓勝出無望,便聯手偷襲意琦行,雁如鴻被星狼弓擋下而沒事,但謗春秋則是當場被意琦行斷首。星狼弓對此提出抗議,但意琦行只是冷冷的說,因為你不是兇手,殺了你綺羅生也不會開心,其餘的人,只要染上綺羅生之血者他一個也不會放過。

好的,
從這句話咱們就可以知道,雖然意琦行很憤怒,又受到天厲影響,性格偏差,但本質上他還是相當理智的,誰下的毒手就找誰負責,不是看到相關人就砍。

這時候,烈武壇主戰與主和吵成一團。

痕:你想離開了
星:江湖的水太深,吾要上岸了
痕:吾聞訊回來弔祭不是為了看喪志的你們,相信若能讓三罡出面事情必能迎刃而解,譬如說,秋鴻俠侶師承者,唯一能使用判官筆的點鋒座
星:然後呢
痕:贏得這場性命賭注殺掉意琦行為眾兄弟報仇
星:那為何不是你親上戰場,痕江月,你明知意琦行不是好對付,為何不用另一種方式終止仇恨,而是讓仇恨層層疊疊,到最後如同大廈傾頹壓垮一切
痕:為了討回公道,吾不在乎可能粉身碎骨的結果
星:你想粉身碎骨,吾不會阻止你,只要不拖兄弟下手

總算是有個有腦子的了。(感動)
上一名理智派的一路禪,完全沒有辦法在言語上說服過痕江月啊。
聽到謗春秋之死,超軼主便讓君舍魄去找意琦行,但很不幸的,一路禪為取戟譜而來,意琦行看到雲戟,這個禍首,便更加憤怒,再加上天厲這個傢伙。讓他雄雄喪失理智,對一路禪動手,君舍魄見狀便再度約戰驚風原!
所幸一留衣出手即時,沒讓意琦行手上再添亡魂。

做為唯一有資格說話的剎車器,一留衣為了勸意琦行就此收手,而放出狠話:「地點,對象任你選,我與你共行到底,若這次僥倖沒死,那以後,我就不准你再提報仇,讓我打醒你這個為仇瘋狂的兄弟

在天厲意識作祟下,意琦行毫不遲疑地就選了天佛原鄉。
嚇得一留衣出了一身冷汗。
還好那時候遇上了地獄變,才沒讓事情鬧大(?)

另一廂,已經死三人,又知道意琦行超難打的烈武壇,御龍天,超軼主前去找東皇聊天,希望他能以七修創者的身分勸意琦行放下。
不過,當事人配合度不太高。

本座坐等意琦行血洗烈武壇,連同烽火鑑兵臺一併灰飛煙滅,你若能取意琦行首藉,吾會甘敗下風,甘願在此再關個百年千年,但,你能呢?」

後來雙方條件交換,東皇重獲自由,回到他可愛的通天道,葫蘆洞天,睡個三天三夜。
還好他睡醒後還記得約定。

戚:意琦行你與烈武壇之仇到此為止
意:何故
戚:靜聽,吾只說三個理由,第一,當初綺羅生遭到圍殺是君舍魄出手相救,方才保住一命。
意:吾知曉
戚:第二.你聽站在此地聽本尊講話,也該感謝鑑兵臺超軼主贈送的異鐵,修補雲戟在你身上造成的重傷
戚:第三.如果這兩樁恩情不足以化消仇恨,那本尊不知你將恩與仇的立足點置於何處,而且我想你比誰都清楚,根本的仇人是誰
戚:沉住氣,成大事,以超軼主的輩份能放下仇恨已是釋出十足的誠意,你並非不明事理之人,本尊只要你一句話
意:吾放下
戚:哈哈哈,不愧是吾最欣賞之人

因為東皇而冷靜下來的意琦行再度回到玉陽江畔,看著潮起潮落,這時,天踦爵來到他的身邊。

意:你來此做什麼
天:我們都在傳達希望,等待一個人的出現(瓶中信)
意:是同一個人嗎?
天:不是同一個人就沒意義了,吾認為綺羅生沒死,不過,這只是吾個人的認為而已,不能做準
意:看你的模樣就知道你的感覺,吾贊同你
(略)
意:當希望只能是希望時,代表逝去的永遠回不來了,放下仇恨後,我想,你再也回不來

這句話,真的非常經典,或許他正一語道破所有身陷在仇海裡頭人的心境。
因為捨不得,放不下,所以不願意去接受那個事實,而將悲傷自憐的情緒轉成憤恨,讓自己無暇去消化那樣的情緒。

另外,
為啥意琦行沒有針對葬刀會之人下手,相信眾人都覺得很問號。
明明葬刀會才是強推這一切的人啊。
咱覺得理由有兩個,
第一是在路上奔跑的葬刀會都是小兵,盛華年又已經死掉了,找不到禍首。
第二是矩業烽曇的關係。
因為綺羅生之死的前因,便是矩業烽曇玩雙面手法造成,他不僅造成綺羅生死亡,還死了兩次。

意琦行是為替我化解與天佛原鄉的仇恨,才會依矩業烽曇之言挑戰邪九世,想不到天佛原鄉只是利用他,矩業烽曇根本無意放下與吾之仇,如今意琦行傷勢如此之重,吾怎能心安,怎能心安?
若他不是行此作手,又做出偽君子的行為,根本不會有後續之事。
佛鄉之人甚至大動作地進行暗殺。
心中根本徹底鄙視他們。
而與隱蔽行事的葬刀會相比,佛鄉與烈武壇的目標又過於的明顯,才會讓他的主力都放在這兩者之上。雖然也有去西疆,但礙於毒是個問題,而沒有深入。

回來說一下北海無冰,
北海無冰從一路禪那裡聽聞雲滄海之死,想去找綺羅生問清狀況,卻意外遇上了十方孤凜(盛華年)。雖然明知北海無冰沒有認出他,但十方孤凜仍是派了痕江月與他相殺,北海無冰臨死前發下毒咒:「天地有情,做我眼睛,見證你之報應。」,十方孤凜憤而讓人將他屍沉江底,而在他得到報應那天,本是沉江之屍浮起。



而在這一連串的報仇行動當中,除了當事人跟他們的親友之外,還有另外名主角,一路禪。也就是北海無冰與雲滄海共同信服的人。
一路禪在劇中的表現,一直主和派,認為可以用其它的方式來解決仇恨。他對於痕江月不斷地逼迫他打到至死方休,不擇手段,即便對方已經提出讓步,仍窮追猛咬的行為感到不解。
因為從仇海裡走過的他,知道報仇完,內心除了空虛,就只有空虛與無盡的悔恨。

當年沉溺於仇恨,我雖報了仇,卻因殺得太過,揹上一身罪業,而用後半生禮佛懺悔,但雲滄海同樣耽於仇恨,換來的卻是英年早逝,與一生的不自由。

於是,他會提出這種問題:

「生死真是仇恨的終點嗎?今日咱們就算殺了綺羅生,意琦行會放過我們嗎?那烈武壇眾兄弟又將是誰犧牲在仇恨之下?到最後,咱們雙方剩下的能有幾人?這其中犧牲的性命又算什麼?」

不過,這問題問得再真切,對於別有目的的人,又耽溺於仇恨的人來說,只顯得可笑。
雖然對像不同,但痕江月的心中也有名讓他無時無刻燃燒著恨火的對像;因為這股恨火,讓他不惜在葬刀會為奴數十年,早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,怎可能聽得進別人放下仇恨的言論?

想法得不到故友認可的一路禪,內心充滿了矛盾。
原本負責開導人的人,現在卻成為被開導的對像。

青霜台。

三罡之一,恒山古時月的主人,透過徒弟秋涼對一路禪開導。

秋:放下對仇的執著,因為仇是執著,避仇又何嘗不是?有情還情,有仇報仇,才是為人之道
禪:這有違吾參禪入佛之初衷
秋:我的師父說你遊歷千山萬水,聽說一路參禪,但哪一步不是在人間,又是哪一句不是對人說的道理,在佛的面前,別忘了你是個人
禪:人?
秋:是啊,我的師父講你現在啊,因為過往對仇的痛惡,所以眼下正是看山不是看,看水不是看,終究還是對仇放不下,唯有悟徹這一關你才能看出真正的山水,原只為人之快意而已
禪:為人之快意?
秋:我的師父講你是聰明人,應該知道佛若太過也是心魔的道理,行所當行,為所當為

執著是苦,不執著也是苦。
不管是避或是尋,心思重點仍放在仇身上。
或許這便是讓他獲得忘巧雲戟的用意,「一心在戟則重如天地,若能忘掉機巧,拋卻物心,此戟輕如雲煙也。」
將戟置換為仇,一切皆然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